含辛茹苦将儿女拉扯大,本该在熟悉的故土安度晚年的双峰县走马街镇蕉溪村的3位古稀老人,却在垂暮之年还得为自己的生命安全担忧。3位老人的年龄加起来超过了200岁,他们三家房屋的“房齡”加起来也超过了200年,由于没有修通到家的公路,新建和修缮房屋所需材料运不进去,他们不得不继续呆在风雨飘摇随时可能倒塌的家中。
12月17日上午,记者驱车赶往蕉溪村水桐组,在田埂上步行10余分钟后到达谭松鹤家。69岁的谭松鹤于2001年不幸患上了鼻癌,今年又因肾病综合症并发引起脑溢血,上个月才从娄底中心医院出院。记者见到谭松鹤时,他正在老伴的搀扶下慢慢走出来晒太阳。谭松鹤原来住的房屋为老式土房,是上辈父母遗留下的家产,其中大部分已倒塌,后不得已搬进为儿女准备的低矮红砖房内,但此屋也为80年代所建,屋顶漏水,墙体已经开裂,堂屋、厨房、厕所内随处可见用来作支撑的木头。
“我那房子还是祖公手里传下来的。”记者到达水桐组时,78岁的谭同希正在地里挖萝卜。他告诉记者,自己年纪大了,挑不动稻谷,没有作田只好种点菜,但因为没有马路,收菜的小贩不愿意上门,蔬菜吃不完就只能喂鸡。谭同希家的房子就在谭松鹤家隔壁,土砖墙面经过近百年的雨水冲刷,已千疮百孔,不少墙体裂缝已塞得进手掌,风吹欲倒,看得人心惊肉跳。
“如果真有个三长两短,外面的人会说儿女不孝。”70岁的谭建辉说,遇到下大雨,住在里面确实吓人,但自己年纪这么大了,子女条件也不算太好,家里的田土还需要打理,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修通到家的路,把房子好好修缮一下安度晚年,“如果政府来修路,我们愿意出工出力,每户人家出1万块钱。”
从已有的通村公路到谭氏三家,大概有600米距离,修路需要资金近40万元,蕉溪村村主任谭石朋告诉记者,村里没有集体经济,依靠村里自身资金来修路,实在是力不从心,这也是此问题多年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的原因。
宜: 祭祀、塑绘、开光、订盟、纳采
*声明: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,仅供参考,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,广大业主自行判断。
*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,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,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。